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人曾说“民意如流水”。现在来看,民意就像“快速流动的流水”。老百姓的想法三四十年基本不变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民意在三四天之内可能就变了。有调查数据表明,我们平均每6分钟看一次智能手机。这意味着我们每天会有120-250次受手机上各种信息刺激的机会,而受信息刺激的机会越多,民意的流动性就越大。同时,受手机刺激的次数跟年龄呈反比,这意味着年轻人民意的流动性甚至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把握民意变成一种更加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民意在表象的快速变化中也有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使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在民意层面表现得不一样,也使得不同代际的人在文化层面有所区别。

  

      比如说,一位德国记者上午向我提问,“民调数据显示中国人对各种社会问题很不满,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中国老百姓好像也没有那么不满,大家过得都挺happy,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说,这是因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宏观观念、微观观念都不一样。我们甚至跟日本人看问题的方式都很不一样。举个例子说,在刚刚结束的中日媒体对话会上,日本参会代表不像中国代表一样强调本国发展面对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但日本真的没有问题吗?日本人说,“我们真的没有问题,包括没有希望。你们中国什么都是问题,但是有希望”。这就是中日看问题的差异。站在民意研究的角度,我们中国人思考问题的结构,跟西方人是反的。

  

      再比如说,中国的消费信心指数长期低迷,但经济依然景气。中国人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行为是不同步的。西方人有信心多买,没信心少买;我们是有信心买,没信心也买。为什么?因为孩子要买,而孩子买不买跟有没有消费信心没关系。站在消费角度来说,你会发现中国是一个青年和青少年驱动的社会,中国的消费信心指数和中国市场景气不景气没什么关系。所以,解读中国消费信心指数和解读西方国家消费信心指数的方式不一样。

  

      类似的,有一个持续多年的全球研究项目,提问各国民众“你觉得自己的国家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吗”?中国受访者回答yes的比例,去年是92%,前年是90%,大前年是89%,最低的一年也有78%。78%是什么概念?全世界排名第三。美国人的这个数据常年百分之三十几。但美国的社会问题比我们多吗?其实,说到具体社会问题的时候,美国人眼中的问题数比我们少,中国的老百姓认为全是问题;说到大方向的时候,中国人就认为还不错,美国人就认为大方向有问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各国真的是有各国的国情,研究各国的民意要考虑到各国的国情。零点的长处或许不在研究国情,但确实掌握了一点点民情。所以我们举办这次圆桌论坛,期待与各位嘉宾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20年来零点在居民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客观地讨论和解读。谢谢各位!

 

注: “零点思想汇:洞察中国20年圆桌论坛”上的欢迎辞整理。

              今日感慨:民意研究的规律和挑战

昨日场景:合作洽谈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百汁千张

将生姜片、葱末、蒜末加薄荷叶少许,用石臼捣成汁。千张六张,切成小条,起橄榄油锅,先快炒千张条三分钟,加食盐酌量,半分后加入佐料汁,再炒半分后起锅可用。

话题:



0

推荐

袁岳

袁岳

1800篇文章 8年前更新

1992年创办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任董事长兼总裁。社会活动家,为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中心、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英国牛津大学、日本《日中经济新闻》等机构提供讲题。同时担任《中国经营报》、《财经时报》、《商务周刊》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作家和主持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客座讲授,学院发展战略顾问;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MBA兼职导师。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节目主持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