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与在日本看到的情况比,中国青年的确拥有更好的创业空间,这样的空间由以下因素促成:首先互联网大大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尽管没有降低创业成功的门槛,开一个网店的成本是如此低,大家练手不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其次是上上下下的创业号召,让创业成了一阵风,到哪里都是在鼓励创业,各种媒体也都在宣传创业,创业气氛是空前的热烈;再次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政策、支持创业者的各类资源让创业者更可能找到同情者与支持者;而且创业也不必意味着带头创业,今天大量的网络创业企业需要大量的新员工,勤奋敬业的员工本身就很可能获得创业股权激励,从而跻身创业团队。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明白今天中国的市场,是一个由青年一代的消费核心群体推动而由青年创业群体创造的新供应模式与能力组成的新服务市场。今天当我们讨论服务业创新、移动互联网机会、颠覆式创新、互联网思维的时候,其实在根本上我们是在指向着青年群体的,尤其是富有想法与行动力的青年群体。

      

   尽管还是有年轻人埋怨在中国的发展机会不够,或者很多时候说发展机会不公平,这种思维正是我们所说的屌丝心理:已经有一些不错的条件,但是对于好的条件的追求总是不断强化的。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有那么多人在谈论与思考创业,也没有那么多人可以尝试创业而且会得到那么多的赞许,没有一个地方会有那么多的创业大赛,会有那么多的政府官员与媒体在谈论创业,没有一个地方有如此多的青年热衷创业讲座,也没有一个地方创业导师像明星般地到处得到追捧。一句话,这里的创业温度真的很高。

      

    见到日本青年、德国青年、美国青年,尽管他们中间也不乏创业者,但一定不如中国有那么多创业者,而且也不像中国创业者那么成群结队地谈论创业,有那么多的创业聚会,也不会有中国那么多创业的组织、媒体与电视节目。也许有人觉得这样让创业成为泡沫的可能性很大,而我要说与其让大家闲着或者被耽误着,不如让大家有点正经的折腾的内容,这比让大家去应试、去听照本宣科、去无所事事地考研、去四平八稳地找一个职员位置有意义。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的结果,可以说在中国做个创业者虽然有那么多挑战,还是幸运的,可以庆幸的。

0

话题:



0

推荐

袁岳

袁岳

1800篇文章 8年前更新

1992年创办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任董事长兼总裁。社会活动家,为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中心、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英国牛津大学、日本《日中经济新闻》等机构提供讲题。同时担任《中国经营报》、《财经时报》、《商务周刊》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作家和主持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客座讲授,学院发展战略顾问;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MBA兼职导师。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节目主持人。

文章